《物的記憶:漫遊者劇場》

「進入深處」賈克·艾路爾說:「你將會看見。」
— — 《汀克溪畔的朝聖者》,安妮·迪勒

疫情之初,世界上許多的博物館與劇院紛紛閉館,許多關於5G、線上展覽、工作坊、劇場直播的緊迫性,也在一種不得不然的狀態下被重新思考並產生相當多的討論。但我們清楚知道,不論3D建模或即時性的技術如何擠壓著空間與時間,沒有一個線上博物館、藝廊或劇場,能取代我們對於旅行、對於與另一種文化相遇的渴求,觀看展覽與戲劇依然是一個具有「身體性」的體驗。

於是,這一次我們希望從「物」出發。當人類正在面對隔離之際,動物走入城市,萬物依舊兀自生長。過去人類開鑿的隧道如今已成廢墟,在黑暗裡,礦石依然在其中安住,路邊散落的金斗甕,九芎樹靜靜佇立隨風搖曳。「物」在其自身的歷史中,承載著人類曾經經過並在此生活的各種痕跡。在這個網站裡,我們撿拾著這些記憶的碎片並重新拼湊,目的不在復刻過去,或重現真實的地景,而是試著在人類視角之外,重新探索我們原先以為熟知的周遭世界,在這些殘留物的吉光片羽之中,照見一整座山林。

關鍵字索引

瑞芳/八里

軌道 金瓜石礦業豐盛年代,因應地形設立各種運輸工具,包含輕便台車道、空中索道、斜坡索道等,大多是運送礦產用,有的則是為運送生活物資而設。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鐵軌遺址是六坑斜坡索道和無極索道,六坑索道從勸濟堂旁停車場沿著斜坡,直下到本山六坑處;接續由本山六坑往十三層選礦廠遺址的,即是無極索道,無極索道途中經過兩個隧道,終點位於十三層遺址上方停車場。民國七十六年台金公司結束採礦,相關設備棄置許久,這兩條鐵軌也被雜草淹沒於山林間,在民國一百零一年時,由一群金瓜石的老礦工自發性除草整修,讓軌道遺址重見天日,並在隔年獲得政府重視,登錄為歷史建築。

九芎樹 太子賓館庭園主景為一近百齡的九芎樹,每年夏季開花,花白如雪。據聞太子賓館為日治時期日本田中礦業株式會社為接待當時的皇太子精心所建,卻因故最終皇太子並未造訪。而後國民政府時期,亦成為達官顯要之聚會場所。

黃鐵礦 是普遍常見的礦石,由於型色狀如黃金,所有又有「愚人金」、「窮人的金子」之別稱,在礦區中其含量多寡更是探勘黃金的指標,有些黃鐵礦甚至能提煉黃金。在金瓜石金銅共生的礦床中,隨著生成環境的深淺,形成它蘊含不同的微量元素與結晶的可能,而在深度越深的高溫礦床則容易形成特殊的八面體結晶,從表面上看起來就像一座座兀自閃耀的小金字塔。許多礦工家中都有私藏的礦石標本擺設,這都是他們從幽深的礦坑中,在狂熱的掏金夢外,一顆顆採集出坑的血汗記憶,也成為東亞第一金礦山上底層礦工家中的日常即景。

三府王爺 民國前三十年,據說在瑞芳鎮深澳灣內的海上,伴隨著奇異的鑼鼓聲,漂來一艘無人的王爺船,當地捕魚維生的居民雖然生活窮苦,但因感到船上三尊王爺(朱府、李府、池府)的靈氣騰騰,於是迎接供奉於庄內;民國六十年村民們集資在濱海的磅磅仔興建了今日的「三府宮」。每年端午節的正午時分,三府王爺都會乘坐著王船出海遶境,沿著金瓜石各碼頭遠至鼻頭,所到之處,岸上居民無不盛迎,炮竹轟天,祈求王爺的遶境能安鎮海上孤魂,護佑風調雨順,漁民出海平安,漁獲滿載。也讓與險惡海象共生的磅磅仔小漁村,發展出在台灣東北角一隅特殊的王爺信仰活動。

金斗甕 又有金斗、金甕、黃金甕、骨罈等別名,是一種因為「拾骨葬」(俗稱「撿骨」)需要先貯存死者遺骨而製的陶器,高約六十公分,直徑約三十公分左右。遠古在中國南方各地就可見,現今在閩粵移民地域、琉球等地仍有這樣特殊的葬儀,依據各地不同的風俗,在遺體下葬後六至十年不等,再撿骨暫置於金斗甕,爾後又再重新埋葬。這樣二次葬的方式被認為與移民文化有關,如此,漂泊的遷徙者才能將先人遺骨帶回故鄉或新的移居地。1892年起瑞芳一帶小金瓜、大金瓜露頭陸續被發現蘊藏金礦後,金瓜石、九份開始湧入大量移民形成聚落。而早年中國沿海便多有移民橫渡黑水溝來台開礦採金,希望有天能夠榮歸故鄉,卻因礦坑工殤或醫療資源、經濟能力匱乏,客死異鄉成為無主孤魂。依據他們的喪葬禮俗,寄望身後還能歸葬故里,所以地方善心人士撿骨後便放到金斗甕裡,擺置在基隆山一帶,或在山間凹壑,或在道路兩旁,或在臨海蝕洞,等待著日後有人能帶祂們落葉歸根。因而在台灣東北角一帶山區或海蝕洞,偶而能見到這一罐罐的金斗甕,這些金斗甕本身產自台灣,包括鶯歌等製陶重鎮。

百草丹 早期金瓜石的礦山聚落,由於東北季風與三面環山,所以終年有雨,陰綿潮濕的氣候,在春夏之交尤其好發疾病,但醫療資源卻十分貧乏。當地信仰中心勸濟堂自1896年建廟之初,便流傳著「採草藥煉丹丸」民俗療法,讓清貧病苦的人家能求治百病。每年在端午節清曉後,當地居民們會抬著恩主公輦轎,從勸濟堂往東北角山區採集青草,早年多在金瓜石杉仔湖、基隆山麓及哩咾等地,後來因臺金公司煉銅廠興建,就走的更遠到南雅、貢寮及和美。近午時在鑼鼓聲中,肩扛輦轎的兩人會開始前後搖晃,等待恩主公降臨發輦,接著透過抬轎者前方的轎柄「指藥」,眾人便將指到一區的青草全然採下,常見青草有艾草、魚腥草、石板菜、山葡萄、雷公根、大飛揚草、咸豐草、倒地蜈蚣等等。回返後,一連數日居民們接連清洗、切草、搗搥,燒入靈符,加入午時水揉製,曝曬而成。信徒只要焚香祝禱,擲杯祈問恩主公同意後,便可向廟方免費索取。近年由於醫療與健保日欲發達,百草丹時有庫存,這百年的民俗祭儀青草祭正逐漸沒落中。

貝殼 十三行位置背山面海,近代發現其充分運用海洋資源,貝類作為食物(或工具),可由考古發現的貝塚驗證。

骨骸 發現地點:台灣新北市八里區頂罟里十三行遺址十三行B區墓88與90雙人葬。BM088與BM090為合葬關係,此雙人葬組合形式是成年及兒童或少年各一:BM088成年男性,BM090為兒童或少年性別不詳,埋於文化層中,葬姿均為左側屈肢葬,無葬具,保存狀況半擾,陪葬品二陶罐,一大一小,彼此相鄰,位於墓葬上方(引用自歷史文物陳列館網站文字)

鯨豚遺骨 十三行位在新北市八里的淡水河出海口南岸,1957年地質學者林朝棨確認發現史前的煉鐵遺跡後,正式命名為十三行遺址,後有考古學者石璋如、臧振華、劉益昌等人陸續發掘出極具代表性的文物、生態遺留、墓葬遺物與建築遺跡等。從探坑發現的獸骨(如鹿、野豬、山羌等)、貝類、魚骨以及碳化稻穀、植物種子,顯示距今約1800至500年前的十三行人會種植稻穀等經濟作物外,依山傍海的他們還會上觀音山狩獵,會下淡水河採貝捕魚。上世紀遺址上原是竹林、田園與屋舍,1989年因台灣省住都局將此預定為八里污水處理廠的用地,爆發台灣史上第一次公共工程與文化資產保存的劇烈衝突,1990年底污水處理廠正式動工,沙灘部分全數被工程廢棄物所掩埋,加速了海岸線的內擴與破壞。

過去也曾挖掘出鯨豚骨骸,因為八里海岸時有鯨豚擱淺。最著名的鯨豚迷航事件是2004年有三隻皺齒海豚從外海游進淡水河,在渡船頭被民眾發現蹤跡,鯨豚協會與救援單位緊密隨船觀測數週後,體力日趨下降的牠們已游至沙洲密佈的忠孝橋附近,於是台灣與日本鯨豚專家合作,使用「聲牆驅引」圍捕,利用鯨豚對聲音極其敏感的特性,在水中敲擊鋼管形成聲牆,其中兩隻為了躲避噪音而被成功誘捕至外海野放,另一隻幾天後被發現擱淺在社子島附近的沙洲死亡。

凹石 是一種近圓形偏扁的天然礫石,多是人類單手握持能使用的大小,其中一面或雙面有著非自然力形成的凹痕,是經過長時間捶擊而形成的痕跡,為考古學中常出土的石器,過去在日本、琉球、台灣等島嶼都曾發現。而在台灣海岸凹石常伴隨著貝塚遺址(食用完的貝殼被棄置成堆)出土,研究推測可能是先民為了採集吸附在岩石上的單殼貝類,以及後續食用必須使用凹石擊碎外殼才能取得貝肉。進入鐵器時代的十三行遺址是台灣第一個發現擁有煉鐵技術的文化,出土的貝塚多為雙殼貝類,是經沸水煮熟後蚌殼就會自動張開,所以此處發現的凹石應該另作他圖,而從遺址脈絡來說,較有可能是用來敲擊刀具進行木器雕刻,也可能是煉鐵時的捶打工具。

淡水/鶯歌

印章 淡水前英國領事館陳列之印章,查無資料,可至現場見展品說明。

懷錶 1861年淡水港成為通商口岸後,逐設立淡水海關並以洋人為稅務司管理。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今稱小白宮)為當時洋人關員之宿舍。當淡水港作為國際商港的風光盛況一去不復返,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於日劇時代變成賓館用途,為海關官員成立俱樂部之聯誼場所。1896年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曾於此下榻,當晚召集淡水藝妲表演助興。晚宴結束後,他把一條刻有日本皇家菊花御紋章的懷錶贈予某藝妲。多年後,該藝妲的孫子將此物拿去當鋪典當,一段被塵封的陳年韻事因而被傳開。

舢舨船 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無數船隻揚帆經過,短暫停泊淡水補給飲水。十七世紀西班牙人曾短暫佔領北台灣,把重心放置雞籠(今基隆)與淡水,西班牙人撤離後,淡水一度被忽視。據聞荷蘭人顧忌淡水土著兇殘,不願派遣傳教士來此傳教;明朝時鄭成功也僅將淡水視為流放犯人之地。直到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淡水正式開港,成為繁華熙攘的國際港口。然而數十年的黃金時代隨著二十世紀日治時期鐵道開發、淡水港口淤泥漸積,日漸被基隆港取而代之。

陽台 1884年清法戰爭中之淡水一役,在臺灣史上佔據重要的輝煌一頁,是清廷在島嶼上的唯一勝仗。開戰前夕,英領事館曾發通告讓外僑做好避難準備,英砲船金龜子號將提供外僑登船避難的措施。後來有些外僑選擇到英領事館附近的洋行避難,其中一名外商就是寶順洋行的創辦人陶德(John Dodd)。他曾在日記裡提及淡水至高處的紅毛城,是當年砲響密集的戰場中,觀戰的絕佳位置。

電報 清法戰爭期間,數度傳出攸關外籍領港人出賣情報給法軍、當地臺奸涉嫌通敵等間諜事件。陶德就曾被陳阿坤(曾在寶順洋行工作十五年)指控他與法軍結盟。陳阿坤隨後被官衙逮捕並被斬首示眾。

日記 英商陶德把清法戰爭以及隨後封鎖台灣的歷史(1884–1885年)記載於私人日記,後以《北台灣鎖記:茶商陶德筆下的清法戰爭》出版。從陶德筆下,得以鉅細靡遺地看見淡水居民及避難的外僑人民如何過渡那段槍林彈雨的動盪日子,以及在法軍封鎖下,這些被迫與外界切斷聯繫的外僑商人們日夜期盼收到家鄉寄來的信件。

淡水各社祭祀歌 如今人們所熟知的「淡水鎮」在日治時期以前,其名為「滬尾」,而歷史上的「淡水」所指,為半線(彰化)以北的整個北台灣。舊時淡水河域旁許多原住民聚居成部落,其中一族為凱達格蘭族,沿著淡水溪以漁獵維生。每逢慶祝豐收,凱達格蘭族人吟唱〈淡水各社祭祀歌〉,感謝祖靈庇佑。此歌曾失傳231年,後於2003年的凱達格蘭族文化復振運動中復音。

煙囪 鶯歌作為往年台灣陶瓷生產重鎮,鼎盛時期曾擁有多達三四百座煙囪,遠遠望去形成鶯歌特有的天際線。惟因後來台灣陶瓷仰賴進口,又有空氣污染疑慮,傳統燒窯工法及地方產業逐漸沒落,大量煙囪逐漸荒廢進而被拆除。

--

--